近日,经专家评审、宁波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党组审议,挂靠儿童研究院的市哲社基地——宁波市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在这次验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第,这次46家基地验收优秀仅18个基地,比例不到40%。
宁波市基础教育研究基地是55004100百老汇app于2020年底申请并获批宁波市第五轮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基地,由儿童研究院(教育研究院)承担具体建设和运行工作。获批建设以来,围绕建设任务,学校高度重视,圆满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有效扩大55004100百老汇app服务宁波基础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学术成果丰富
市社科联批准宁波市基础教育研究基地课题共计7项,在基地统筹推进下,各项课题都已经圆满结题,从研究成果来看,既有论文的发表,也有研究报告、决策建议稿、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科研训一体化宁波范式等具有较高理论或实践价值的成果,彰显了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和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建设期内,依托基地课题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并《江苏教育》开设专栏,发表系列文章5篇,获得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科成果获奖3项。基地与宁波市教育学会联合设立宁波市教育创新与现代化发展课题,围绕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立课题研究领域(方向)11个,设立课题210项,完成结题并汇编研究报告成果共计170份,极大地拉动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研究,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社会反响。
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智库成果凸显
在市社科联的指导下,本轮建设期内,基地共有提升我市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实效的对策建议》《借鉴先行城市经验加快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建议》两篇决策建议稿入编《社科成果专报》,报送市委市政府。同时有《宁波市中小学教师负担情况专项调研》《关于加快推进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等8篇研究报告被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人大等部门采纳并转化为具体的决策。同时基地发布了劳动教育、幼小衔接、家长素养等区域报告3份。受到《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澎湃新闻、《宁波日报》等报道,有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基地核心成员多人成为省市人民政府督学,省政府儿童发展智库专家等,凸显了基地的智库作用。
引领基础教育实践,受益群体广泛
基地承办了宁波市首届“儿童发展与教育”高峰论坛,本轮建设期内,共举办(承办)的学术活动共有8场。通过“宁波发布”等政府权威媒体进行学术科普,核心成员还多次在宁波市社科讲坛、《班主任茶座》等场合贡献智慧。为有效发挥育研究基地在一线中小学(幼儿园)中的科研辐射和引领作用,扩大基地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力,推进成果转化,在中城小学、首南小学等学校(幼儿园)设立创新实验学校(幼儿园),取得积极的社会效应。本轮建设期内,基地核心团队受海曙区、鄞州区、江北区、慈溪市等相关部门的邀请,对一线学校(幼儿园)课题指导项目100余项,直接受益2000余人次,受到邀请单位的好评。基地首牵头协同全国近百所学校联合完成课题《智能时代中小学家校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研究》,探索智能时代家校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成果,打造未来教育的新生态。
三年建设期间,基地核心成员中获评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一层次)1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二层次)2人;获聘浙江省人民政府督学1人,浙江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发展智库专家1人,宁波市人民政府督学2人。下一步,基地将进一步统筹研究资源,强化研究网络建设,壮大研究基数,推出更多的研究精品,积聚力量,将基地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