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学校学工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强化统筹,积极推进校院联动和医校共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有效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扎实推进了学校“心理育人”工作。
5月中旬,学校学工部组织开展了首届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校园心理情景剧将生活与艺术深度融合,把大学生内在心理冲突的产生、发展、调整和解决过程以“心理情景剧”的形式外化出来,学生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传播心理健康观念和知识,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更展现了55004100百老汇app学生良好的创作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5月13日,学校联合宁波大学等片区七所高校,特邀北京大学博士徐凯文老师开展“疫情背景下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线上讲座,有效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辅导员、班主任、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处、保卫处、团委及宿管、保安等相关人员参加本次讲座。4月8日下午,学工部组织辅导员收看了由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家唐海波教授主讲的“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辅导员心理调适及学生心理疏导方法”线上专题讲座。辅导员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同时也要运用唐教授传授的方法,有效应对各种压力,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以良好精神状态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学校积极构建医校共建心理健康模式。邀请医院医生进校心理咨询、线上心理咨询,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团辅、为树洞学生回信,同时借助校外专家力量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的培训,积极发挥校内外力量形成心理育人合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定期聘请慈溪第七人民医院专家来校提供咨询,从专业角度为学生开出”心理处方”,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识别和诊断。4月22日,学校邀请医院专家开展“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线上讲座,引导同学们寻找内心的喜悦、快乐和平静。5月11日,在阳明人文学院开展了主题为“释放压力,愉悦身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释放压力,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活动过程轻松愉悦,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反馈,取得了预期效果。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开设“心”树洞——解忧信箱。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医院专家不定期进行回信,打开学生的心门,解开心中的郁结,陪伴学生走过成长中的困惑,共享人生的感悟。
学校各二级学院学生心理活动精彩纷呈。鹤琴学前教育学院开展了“与心灵相约,‘鹤’快乐同行”心理主题系列活动,包括“从心开始,与心相约”心理委员技能培训专题讲座、“心探索,心成长”心理团辅、“朋辈互助,为心护航”心理主题班会等三项活动。其中心理主题班会活动得到了各班级同学的积极响应,全院共37个班级,近1800名学生参加。班会过程中,同学们以经典视频、案例分析、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发班级同学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重视,结合主题讨论、游戏互动、角色扮演、实际演练等方式让班级同学在互动与交流中获得了领悟和成长。
雪门学前教育学院开展沙盘游戏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用手感受沙子的触感,以放松的心态享受并创造自己和同伴的沙中世界。在这一盘细沙的世界中,有了老师们的关注与投入,参与的同学自由表现与创造,也是一次沉浸内心、治愈躁动的过程。学校心理专任教师陈晓敏说:“通过本次沙盘活动,可以感受到同学们的心理和潜意识的一些行为,展现出青年一代的显著特点,他们在不跳脱出常规的条件下极富创新思维与想象力,还有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思想的碰撞。”
阳明人文学院精心策划“运动不打烊”周周体育系列活动之趣味运动会在校田径场顺利开展,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寝室锻炼自我,缓解学习压力,丰富了学生疫情管理下的课余学业生活。阳明人文学院第九届寝室长夜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讲座以《拥抱阳光人生 开启幸福密码》为主题,学院全体2021级寝室长认真听讲。阳明人文学院还举办了学院心理情景剧活动,心理情景剧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获得启迪的同时,学会悦纳自我、热爱生活、健康成长。
5月25日,贤江艺术与体育学院举行心理游园会活动,活动共设十个项目,包括分别是挑竹棍、巧手夹珠、红色照相馆、投壶挑战、贴鼻子游戏等。活动期间,场地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学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欢乐,体会到了大学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游园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奖”印章数,兑换了相应的产品。
各学院还开展了心理读书分享会暨征文比赛、心理板报评选、随机舞蹈交流等活动,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下一步,学校学工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进一步认真落实省市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医院、二级学院的支持与配合下,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坚持育德育心相统一,积极发挥心理育人功能,助力学校“两双”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