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早期教育理论、科学的婴幼儿养护等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能够从事婴幼儿保育和教育、早期教育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期,鹤琴学院将专业教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娃娃趣照护,实践促真学”活动。
同学们通过线上预约将智能娃娃带回宿舍“领养”照护,带着娃娃一起吃饭,在校园环境“遛娃”,在寝室“哄娃入睡”,陪伴娃娃度过了不平凡的两天。这些智能仿真娃娃的体重与真实婴儿相仿,在睡觉时会有呼吸声,在开心时会表达喜悦,在饥饿或者身体不适时也会表达它的想法等。同学们将这些娃娃“领养”后,为了好好照护着实用足了力气,想尽了办法。每个团队都给领养的娃娃取了一个专属的名字,娃娃就像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大家细心、耐心地照护和关爱着它。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能根据婴幼儿的哭声去判断婴幼儿不同的需求,并采取科学且专业的措施对娃娃进行抚育,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爱护宝宝的情感。领养结束后,ID手环会将所有照料数据实时反馈到评价系统,形成细致报告,并有老师对此次领养进行分析评价,帮助学生更好的、更科学的进行照护,规范婴幼儿养育行为。
学院早教专业李佳琦老师说:“引进智能仿真娃娃,更重要的是通过抚育激发学生们爱护宝宝、照顾宝宝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能在他们心中埋下对专业热爱的种子,做一个真正热爱婴幼儿的人。”
“通过本次活动,我更加明确了0—3岁婴幼儿的照护流程和在照护时所需要付出的细心与耐心。比如在喂奶过程中,应该让孩子呈半坐姿势,以保证孩子呼吸和吞咽的安全。”20幼发杨连风分享道,“刚开始还不能很熟练的照顾好小A,总是手忙脚乱的,但是现在我们整个寝室都能很好的照顾小A了,就好像我们寝室一起养了一个小朋友,真的很奇妙”。学院通过专业特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双轨并推,协同提升鹤琴学子的劳动素养养成,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智能娃娃的操作能力,加强了学生们对早期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在职业道路上更好地从事婴幼儿照护工作。
图为学生在喂奶
图为“全家福”
图为学生照护“婴儿”
图为老师们为学生进行活动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