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二期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正式启动,全体29位培养对象根据自身的成长目标和需求,经过双向选择,已与相关导师结对,培养工程将历时3年。为进一步认清自身发展现状,明确三年培养目标,明晰培养路径,细化行动计划,8月14至15日,第二期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计划交流与答辩会在55004100百老汇app举行,全体培养对象就三年培养目标和行动计划进行了大会交流与答辩。
全面而理性地分析现实基础,回答“我是谁?”
第二期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均是宁波市名校长或已评上宁波市名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的校长,已经是教育管理领域的佼佼者,但仍然孜孜以求。他们在方案制订和个人陈述中认真反思过去的成绩和经验,全面剖析自我,认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寻找发展的薄弱与差距。正如导师们所说:只有知道“我是谁”,才能知道“我”的不足与缺陷,只有认清“我是谁”,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路径。
明确未来三年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回答“我要去哪里?”
29位第二期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尽管每个人的工作经历不同,个性风格迥异,但每位学员都提出了未来三年学校管理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提出了学术研究的方向,明确了课题研究和著书立说的主题和内容。经过导师点评,学员们更加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学思言行,都将紧紧围绕梳理、总结、提炼、践行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展开。
明晰达成目标的路径和载体,回答“怎样去?”
目标和方向明确之后,还需要有实施的具体路径和载体。每位学员都详细制订了邀请导师来校指导和在导师安排下访学的进度,制订了经典名著阅读、个性化阅读以及心得撰写的计划,列出了讲学的专题目录,专著的倒计时写作计划等。在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这些路径、方法和策略更加具体、清晰和具有操作性,也更符合每一位学员的个性发展特征。
交流会上,每一位学员制订的方案和计划都得到了导师中肯、精准的点评。导师组组长陈如平教授在总结时提出:“三年培养,重在办学思想的凝练与践行,全体培养对象一定要处理好‘学校与校长’的关系,处理好‘我与我们’的关系,把握好‘人、管理内容、管理手法’三大关键要素与教育思想的关系,真正把教育思想渗透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真正指向学生这个‘人’的发展。”
此次会议,每一位学员不仅通过陈述和答辩得到了导师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全程聆听同伴的答辩,也是触类旁通,相互借鉴,收获匪浅。作为培养对象的海曙区古林镇中学校长许鹏浩这样说:“要成长为教育管理名家,首先应该形成自我认知,应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身在何处?我要到哪里去?我有什么特征?我的个人风格是什么?我有怎样的成长史?只有研究自己,看清自己,看清学校,才能在总结、梳理、提炼中形成真正属于自已的教育思想。”江北中心小学校长王定波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通过两天的方案交流学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要凝炼管理思想和教育思想,必须从认识自我开始,从哲学的源头找寻路径与方法。超越经验、超越自我,这是一个突破成长‘天花板’的必经历程,也唯有如此,才能有新的成绩,新的跨越。”
交流会后,第二期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全体学员将调整、充实、完善各自的三年培养方案并开始具体实施。相信通过三年培养,他们将从优秀走向卓越,并将有力助推宁波教育的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