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宁波市首批12个名校(园)长工作室启动,以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园长马春玉为首席导师的名园长工作室是其中之一,马春玉园长与宁波市第一幼儿园园长沈清、镇海幼儿园园长高虹、象山春晖幼儿园园长陈喜玲一起组成导师团队,与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园长李江美、慈溪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陈芳、鄞州钟公庙街道实验幼儿园王益宏等15位园长结为师徒。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工作室在导师的引领下,全体成员用心学习、细心研讨、潜心研究,以“三化”即培养专业化园长、培育特色化团队、打造品牌化园所为目标,依托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园所资源、教学特点和管理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培训效益显著。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导师们从办园理念到具体管理策略,毫无保留地与学员分享,倾情尽力指导学员。如马春玉园长作了题为《和而不同
理论和实践结合,学员用心交流
学员用心交流,积极主动展示自己的办园成果,请导师诊断和指导。在慈溪市实验幼儿园,陈芳园长作了关于《幼儿园实习场课程的构建》的报告,展示了大班孩子们在欢乐城堡开展的实习场活动《有趣的动物》,工作室成员进行积极互动交流,就课程操作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在集士港镇中心幼儿园,吴波园长分享了《让孩子的笑声传得更远》的观点报告,展示了绘本阅读示范活动《向0敬个礼》、《送大乌龟回家》等;在前童镇中心幼儿园,葛亚琴园长通过《走进“童味匠趣”的世界》的汇报,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展的历程,前幼富有本土特色的小匠环境受到充分肯定;在慈溪坎墩街道实验幼儿园,徐新芳园长以《“十里长街”户外区域游戏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介绍了“长街游戏课程”的开创、开展和成效取得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工作室聚焦园所管理,启迪教育智慧,全面提升了学员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水平。
教学相长,师徒协同发展
在工作室活动开展中,直面管理中的短板、教改中的难题,导师和学员认真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生成理念,在总结中梳理理论,取得了优异成绩。首先,导师们著书立说,引领研究方向。马春玉园长撰写的《幼儿园和美文化与教育》一书由光明出版社出版;高虹园长主编的《基于民间经典艺术元素的幼儿园美术教育》一书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其次,学员成长令人瞩目。李江美园长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物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宁波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公开发表了2篇管理类论文;陈芳园长被评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主编的教材《快快乐乐上小学(学前卷)》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表了1篇管理类论文。以上两位学员均成长为宁波市第六批名园长,入选“第二批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陈海丹园长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王益宏园长撰写的论文获宁波市主题征文一等奖,所在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实验幼儿园被省妇联授予浙江省三优中心示范单位,被市教育局和市妇联授予宁波市家长示范学校;徐新芳园长被评为宁波市教科研先进个人,主持研究课题荣获宁波市2016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等奖等……成绩不胜枚举,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在近两年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和自身的成长,并促进了所在幼儿园的内涵发展、品牌提升。
回顾一起走过的760天,工作室全体成员走遍了导师和学员所在的各幼儿园,师徒之间积极交流,互帮互学,不仅收获了智慧,而且增进了友谊,不仅收获了成果,更获得了成长,教学互长、师徒共赢。工作室活动虽已告段落,但全体工作室成员表示,将继续互相交流和学习,继续聚焦管理,启迪智慧,引领辐射,共谋发展,为推动宁波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再发展而努力。